凯发APP|她故意装睡让我进去|IT历史连载302-中国台湾之台积电TSMC的历

  k8凯发凯发APP★ღ,台积电的初始资本约22亿新台币★ღ。台湾开发基金凯发APP★ღ、飞利浦她故意装睡让我进去★ღ、台塑等7家台湾企业★ღ,分别出资1亿美元★ღ、0.4亿美元★ღ、0.6亿美元★ღ,包含技术股各占48.3%★ღ、27.5%★ღ、24.2%的股份★ღ。

  台积电租下了工研院超大型集成电路(VLSI)厂房★ღ,120名员工★ღ,都是从“工研院”电子所出来的★ღ。

  1987年★ღ:半导体行业处于萧条期★ღ,除了大股东飞利浦的订单★ღ,台积电基本上接不到外部公司的大单★ღ,全年产能不到7000片6英寸晶圆★ღ,1987年台积电营收为200-300万美元★ღ,亏损1亿新台币★ღ。

  1988年★ღ:张忠谋联系了老熟人英特尔CEO格鲁夫★ღ。英特尔协助台积电进行了一年的质量认证★ღ,提出了200多个整改点★ღ。虽然台积电的芯片落后英特尔2.5代★ღ,格鲁夫还是把部分订单交给了台积电★ღ:价格很低★ღ、要赔本做凯发APP★ღ。但英特尔的认证等于国际通行证★ღ,相当于免费的全球广告★ღ,其他订单纷至沓来★ღ。

  1990年★ღ:历时三年★ღ,通过购买欧美日淘汰的二手设备★ღ,台积电终于建成了第一条生产线★ღ,有了第一个全资工厂★ღ,不再租借工业研究所的厂房★ღ。

  1991年★ღ:张忠谋聘请通用电气半导体总裁布鲁克Donald Brooks(张忠谋多年老友★ღ,原德州仪器的副总裁★ღ、仙童总裁)担任台积电总经理★ღ,自任董事长★ღ。

  1993年底★ღ:开始建设台湾第一个8英寸厂★ღ,台积电还距离IBM有5年的发展差距★ღ。

  1995年★ღ:美国模拟和混合信号音频转换处理器的领导者凌云(CIRRUS)对台积电的营收贡献超过飞利浦★ღ,成为台积电超过10%营收★ღ、最大的无晶圆厂客户★ღ。

  1995年★ღ:台积电营收突破10亿美元(288亿新台币)★ღ,增长49%★ღ,净利率52%★ღ。

  1996年★ღ:台积电提出“虚拟晶圆厂”概念★ღ:客户把台积电的晶圆厂当做自己的晶圆厂★ღ,甚至比他们自己的工厂还要好★ღ,及时便利到仿佛工厂就在隔壁★ღ。

  1996年★ღ:台积电在美国成立子公司WaferTech★ღ,到美国华盛顿州Camas市★ღ,兴建8吋晶圆厂★ღ,这是台积电首度踏出国门到海外设厂★ღ。

  1997年6月★ღ:台积电市值达4500亿元新台币★ღ,打破国泰人寿保持多年的纪录★ღ,成为台湾地区市值最高的公司★ღ。

  1997年10月★ღ:台积电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★ღ,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台湾企业她故意装睡让我进去★ღ。

  1998年★ღ:台积电便开始与半导体知识产权公司进行战略联盟★ღ,开发标准电路元器件库★ღ。

  1999年12月★ღ:在新竹科学园区开始兴建台湾地区首个★ღ、全球第三个12英寸晶圆厂★ღ。

  2000年★ღ:台积电50亿美元并购了张汝京创办3年的世大半导体★ღ,并购德基半导体★ღ,台积电产能达到326万片★ღ,是上一年的两倍★ღ,产能利用率106%★ღ,市场份额超过49%★ღ,成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企业★ღ。

  2000年★ღ:IBM向业绩推荐自己研发中的130nm制程技术★ღ。台积电没有购买★ღ,而是加大投资★ღ,研发自己的铜制程技术★ღ。

  2001年★ღ:台积电明确提出每年税后可分配利润的8%留存为“利润分享计划”★ღ,以股票的形式发放给全体员工★ღ,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公司的股东★ღ。

  2003年★ღ:台积电在美国向中芯国际发起诉讼★ღ,指控当年追随张汝京前往上海的前台积电员工涉嫌修路商业机密★ღ。2005年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了1.75亿美元的赔偿金★ღ,两方矛盾暂时化解★ღ。

  2003年12月7日★ღ:林本坚★ღ、杨光磊★ღ、蒋尚义★ღ、孙元成★ღ、梁孟松和余振华等6人是台积电研发部门的核心骨干★ღ,为表彰“0.13微米铜制程”的功劳★ღ,台湾行政当局在圆山饭店给他们颁奖★ღ。

  2007年★ღ:台积电宣布飞利浦减持方案★ღ,分批分阶段分市场有序退出★ღ,美股★ღ、台股分别释放★ღ。2008年8月飞利浦出清台积电持股★ღ,估计21年回收135倍资金★ღ。

  2007年★ღ:台积电有55%营收来自0.13微米以下工艺★ღ,缔造了90纳米12英寸晶圆累计出货100万片的里程碑★ღ,成为全球第一家量产45纳米工艺的专业晶圆代工厂★ღ。台积电占据代工市场50%的市场份额★ღ。

  一位被裁员工的老父亲写信给张忠谋★ღ,请他不要开除自己的儿子★ღ。张忠谋询问主管★ღ,说是他自愿离职★ღ。张查看员工纪录★ღ,发现这位员工已经工作十几年并且还曾被列入前10%被奖励的对象★ღ,如此优秀的员工★ღ,怎会被打入后5%?张忠谋询问该员工★ღ,发现是因妻子怀孕★ღ,工作配合度无法像以前那样高★ღ,恰好HR部门强制淘汰后5%员工★ღ,主管顺手把他加入该名单★ღ。

  2009年★ღ:张忠谋回归的台积电的发展策略180度转向★ღ:将2009年的资本开支增加50%★ღ,由18亿美元增加到27亿美元★ღ;将2010年的资本开支上调一倍多★ღ,增加到59亿美元★ღ,接近营收的一半★ღ,是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准的3倍★ღ,与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的资本开支一样★ღ。

  张忠谋召回了退休3年的原研发总裁★ღ、台积电的二号功臣★ღ,被台湾人尊称“蒋爸”的蒋尚义★ღ,直到2013年★ღ。

  2010年★ღ:台积电第一季税后盈利11亿美元★ღ,成为盈利额最高的台湾科技公司★ღ。

  2010年★ღ:张忠谋在台积电推行减少工时的改革★ღ,公开表示不希望员工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★ღ。要求台积电各部门对所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检查★ღ,找出以更短时间内达到同样效率的方法★ღ。

  2010年-2013年★ღ:台积电首用100人团队的“One Team”赢得苹果A8芯片订单★ღ。台积电投资90亿美元新建★ღ、扩建产线位员工赶工★ღ,破纪录在仅11个月后就量产了A8芯片★ღ。

  2012年★ღ:台积电正式任命魏哲家★ღ、刘德音和蒋尚义为“共同营运长”★ღ,一起向张忠谋汇报★ღ。

  2013年11月12日★ღ:台积电董事会宣布刘德音和魏家哲接替张忠谋担任联席CEO★ღ,张忠谋依然担任台积电的董事长★ღ,并直管财务和法务两个部门★ღ。

  2014年★ღ:台积电退出LED市场★ღ,他们运作3年多★ღ,累计营收不到4亿新台币★ღ,亏损50亿新台币★ღ。这是台积电首次认赔出售子公司★ღ。

  太阳能事业部也仅坚持了一年多半时间★ღ,累计营收不到10亿新台币她故意装睡让我进去★ღ,累计亏损120亿新台币★ღ。

  2014年9月★ღ:苹果使用A8芯片的iphone 6/s发布★ღ,台积电凭借20纳米工艺成A8芯片唯一代工商★ღ,是台积电有史以来单一芯片的最大订单★ღ,新增超过20亿美元营收★ღ,供应量至少5500万颗★ღ。

  2014年Q3★ღ:台积电毛利率同比增加2%★ღ,达到50.5%★ღ,这是自1996年以来首次突破50%★ღ。台积电股价飙升★ღ,市值突破3万亿新台币★ღ。

  2015年1月★ღ:面对三星电子宣布16纳米正式量产★ღ,张忠谋在发布会上承认★ღ:没错★ღ,我们有点落后了★ღ,但我们会在明年追回来★ღ,在一个更大的市场取得更多份额★ღ。台积电股价应声上涨8%★ღ。最终台积电将研发工程师增加11%至5690人★ღ,投入21亿美元研发16纳米★ღ。

  2016年9月底★ღ:台积电市值突破4.75万亿新台币(1500亿美元)★ღ,超过IBM★ღ、思科★ღ、德州仪器等美国知名IT企业凯发APP★ღ。

  2016年★ღ:凭借10纳米工艺夺得苹果iPhone 7系列A10芯片全部订单★ღ,从此成为苹果手机应用处理器的唯一代工商★ღ。

  2016年★ღ:台积电的资本开支首次超过100亿美元★ღ,主要用于晶圆十二厂和10纳米40万片/月产能★ღ。

  2017年3月17日★ღ:台积电市值1681亿美元(5万多亿元新台币)★ღ,首次超过英特尔★ღ,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半导体企业★ღ。

  2018年1月★ღ:台积电宣布★ღ:拿到7纳米代工100%的市场份额★ღ。将7纳米的量产时间提前到2018年4月★ღ。

  2018年★ღ:华为贡献了台积电8%的营收★ღ,取代高通成为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客户★ღ。

  “双首长”★ღ:刘德音(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信息专业博士她故意装睡让我进去★ღ、1993年加入台积电)接任董事长★ღ,魏哲家(1998年加入台积电凯发APP★ღ,担任某厂副总经理)接任总裁

  秦永沛(1955年出生★ღ,绰号“秦公”★ღ,1987年台积电的首批员工)和米玉杰(1958年出生★ღ,绰号“老米”★ღ,1994年加入台积电)升任“共同运营长”★ღ。

  2019年★ღ:台积电完成全球首颗芯片的3D IC封装★ღ,推出创新的SoIC多芯片堆叠封装技术★ღ。

  2019年★ღ:台积电连续第4年成为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利大王★ღ。除了1333种发明专利被申请★ღ,申请专利的员工人数首次突破1000人★ღ。台积电被称为世界上“最能给技术和人才买保险的公司”★ღ。

  1994年-2019年★ღ:2019年营收10700亿新台币(346.3 亿美元)★ღ、净利3453亿新台币(111.75亿美元)★ღ,1994年上市至今营收增长55倍★ღ、净利增长39倍★ღ。

  截至2020年★ღ:台积电固定资产投入累计开支4.3万亿新台币(1万亿人民币)★ღ,占营收的比重达到37%★ღ。

  2020年9月★ღ:台积电停止向华为海思供货★ღ,失去第三大客户的先进制程订单★ღ。

  2021年上半年★ღ:台积电宣布在此后三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提高芯片产能★ღ。

  2022年12月29日★ღ:台积电宣布3纳米制程正式量产★ღ,比三星电子晚半年★ღ。

  2022年★ღ:台积电日本公司的销售额37.8亿美元★ღ,欧洲公司销售额39.3亿美元★ღ。

  1994年-2022年★ღ:台积电营收年复合增长率18.5%★ღ,平均毛利率50%★ღ,平均净利率36%★ღ。

  2023年7月28日★ღ:在台湾新竹宝山的台积电全球研发中心启用★ღ,中心将包含8000名研发人员★ღ。

  2023年★ღ:台积电营收692.98亿美元★ღ,占全省GDP的10%★ღ,超过了英特尔的542.3亿美元和三星的509.9亿美元★ღ,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商★ღ。净利润269亿美元★ღ;全年资本开支305亿美元★ღ,占收入44%★ღ。全年消耗200多亿度电★ღ,占全台7.5%★ღ。

  截止到2024年3月★ღ:台积电员工77045人★ღ,其中硕士博士超过30000人(2024年初★ღ,29008名硕士和2616名博士)★ღ。

  2024年6月★ღ:台积电3nm全部产能被英伟达★ღ、AMD★ღ、英特尔★ღ、高通★ღ、联发科★ღ、苹果及谷歌全部包圆★ღ,供不应求★ღ,预期订单满至2026年★ღ。

  台湾“国家开发基金”占股48.3%★ღ,是第一大股东★ღ,荷兰飞利浦占股27.5%★ღ,台塑等7家台湾企业占股24.2%★ღ。

  台积电有356,373名股东★ღ,包括350,139名个人股东★ღ,个人股东持股比例7.79%★ღ。台积电绝大部分股东由机构股东持有★ღ。

  台积电共280.5亿股股份★ღ,包括259.3亿股已上市股份和21.2亿股

  (公司股东大会通过★ღ、证券管理机关登记注册★ღ、尚未发行★ღ、主要预留给企业高管和员工股权激励)★ღ。

  市值5731 亿美元,超过腾讯的5186亿美元★ღ、阿里巴巴的4364亿美元,

  台积电向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日本熊本的工厂增资★ღ,累计投资额102.6亿美元★ღ。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两座芯片制造工厂★ღ:一座预计 2025年开始生产★ღ,另一座预计2028年开始生产★ღ。部分新资金将用于第三座工厂★ღ,专注于生产2纳米或以上的芯片到本世纪末先进技术★ღ。台积电从台湾调派工程师到美国工厂★ღ。首批300名工程师已经到位★ღ,最终目标调派3000人★ღ,这几乎占到了台积电整个工程师团队的17%★ღ。

  台积电赴德国德累斯顿设厂举行动土典礼★ღ,预计2024年年底前动工★ღ,2027年量产★ღ。

  ★ღ。台积电持股七成★ღ,博世★ღ、英飞凌★ღ、恩智浦各持一成股权★ღ。总投资金额超过100亿欧元★ღ,台积电负责运营★ღ,主要面向汽车和工业市场需求★ღ。

  台积电落户日本熊本县菊阳町的第二工厂计划2024年内开建★ღ,2027年投产★ღ。台积电控股子公司★ღ、台积电日本晶圆厂运营方JASM公司★ღ。

  美国拜登政府宣布★ღ,美国商务部将根据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向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子公司TSMC Arizona提供66亿美元的直接资助★ღ,以支持台积电在亚利桑那投资650亿美元建立三座晶圆厂的计划★ღ。芯片法案计划办公室还将向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子公司提供50亿美元的拟议贷款★ღ,这是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提供的总共750 亿美元贷款授权的一部分★ღ。

  2024年11月14日★ღ: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★ღ,因涉嫌歧视非亚裔员工★ღ,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遭集体起诉★ღ。

  2025年1月★ღ:台积电正式向大批中国大陆芯片设计公司发出断供通知★ღ:2025年1月31日起凯发APP★ღ,对于16/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产品★ღ,如果不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白名单中的“approved OSAT”进行封装★ღ、台积电没有收到该封装厂的认证签署副本★ღ,将被暂停发货★ღ。

  2025年2月12日★ღ:台积电在美国举行董事会★ღ,这是台积电自1987年成立以来★ღ,38年里首次在中国台湾以外的地方召开董事会★ღ。

  总营收28943亿元新台币★ღ,同比增长 33.9%★ღ;税后净利11732亿元新台币

  总金额新台币1405.9256亿元(人民币313.1亿元)★ღ,其中员工业绩奖金约新台币702.9628亿元★ღ,已于每季季后发放★ღ,酬劳(分红)702.9628亿元★ღ,预计今年7月发放★ღ。台积电24年底中国台湾员工人数约7万人★ღ,估计

  约171.4140亿美元★ღ。建设及升级先进制程产能★ღ;建设及升级先进封装★ღ、成熟及/或特殊制程产能★ღ;厂房兴建及厂务设施工程★ღ。

  2025年2月25日★ღ:胡润研究院发布《2024胡润中国500强》榜单★ღ,台积电价值上涨3.27万亿元★ღ,以6.98万亿元再次蝉联中国价值最高的民营企业★ღ。